生物与医药导师团队之二——林志华导师团队

作者:文章来源:研究生院招生网点击数:1704更新时间:2021-07-26

林志华导师团队现有专职教师25人,其中12人具有高级职称,17人具有博士学位,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农业部贝类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海外全职引进特聘教授1人,浙江省新世纪151第二层次以上人才4人,浙江省高校高层次拔尖人才2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4人。团队成员9人被聘为浙江万里学院硕士生导师,2人被聘为上海海洋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被聘为宁波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另外多位教师兼任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生导师。


2009年至今,团队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45名,目前在培博士生7名,硕士生47名。

拥有“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宁波市区域特色水产种业协同创新中心”、“泛3315计划创新团队”等创新研究实验平台。

团队主要围绕滩涂贝类、大黄鱼、甲壳类等地方名优特色海洋经济动物的遗传育种和健康养殖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种群遗传多样性评价分析、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研发;


2)生长、抗逆相关功能基因发掘和经济性状关联分析研究;


3)快速生长及抗逆良种创制技术、高产抗逆新品种培育和优质苗种规模化扩繁技术及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4)贝类免疫及病害防控技术研究等。


导师风采

林志华:1965年生,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浙江万里学院副校长,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贝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委员、浙江省水产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咨询专家。主要从事海洋贝类种质资源、繁殖和遗传育种研究,已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20余项重点研究课题,领衔开展了“海洋埋栖型养殖贝类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系列研究工作。培育出国家水产原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水产新品种3个,授权发明专利5项,主编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40余篇。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004)、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008)和重点资助人才(2012)、宁波市突出贡献专家(2013)、宁波市劳模(2016)等荣誉。


兼任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宁波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博士/硕士生导师。2009年至今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36名,目前在培博士生4名、硕士生17名。


薛清刚:1962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海洋生物学博士(1998)。现任浙江万里学院特聘教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兼任宁波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和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土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1998)、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研究副教授。长期从事海水养殖动物疾病及其防控技术研究,是我国相关领域主要开拓者之一。后赴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余年,在贝类血淋巴细胞形态与功能研究和免疫相关新蛋白发现等领域获得多项原创成果,2016年回国。已出版专著1本,参编专著3本、发表SCI论文40余篇被引1200余次,是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渔业科学进展等期刊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会审专家、20余份国际学术期刊及研究项目评阅人。主持完成中国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Sea Grants项目等20余项研究课题。目前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宁波人才引进项目“泛3315”创新团队项目,研究方向涉及海水养殖动物疾病与抗病机制、养殖动物健康相关功能宏基因组学等。回国6年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5名,目前在站博士后1名、在培博士生1名、硕士生6名。


包永波:1980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高校高层次拔尖人才,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第一层次人才。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分子免疫和进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子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Developmental and Comparative Immu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兼任多个SCI刊物的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评审专家,申报和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参与编写专著3本。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宁波市青年科技奖等省市各类奖项8项。


兼任宁波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6名,目前在培硕士生10名。


董迎辉:1980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和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第一层次。主要从事海洋经济贝类遗传育种研究,在滩涂贝类繁殖发育、新品种培育和分子遗传分析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已主持和主要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平台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等30余项,主持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平台运行服务项目子课题、浙江省水产新品种重大专项课题等5项。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1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63篇),兼任《Aquaculture》、《Invertebrate Survival Journal》、《水产学报》等多家刊物的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评审专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培育出国家审定新品种文蛤“万里红”、“万里2号”、缢蛏“甬乐1号”(第2位),制定地方标准5项,参编专著2部(均第2位)。相关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宁波市科学技术(均第2位)。


已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28名(第一导师3名),目前指导博士生4名、硕士生7名。


陈彩芳:1982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宁波市人民政府重点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 ”。主要从事海洋生物生态适应性机制研究。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子课题,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农业部重大专项“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已主持完成浙江省“海洋生物技术产业”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星火重大项目子项目;主要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4篇);授权专利3项;制定2项省市地方标准;编著2本著作。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已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7名,目前指导硕士生5名。


王素芳:1977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贝类免疫学研究,先后主持承担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泥蚶血红蛋白抗菌作用机理研究”和“缢蛏I84家族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特性及抗病原功能研究”、宁波市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氧化酶活性泥蚶血红蛋白抗菌作用机理的研究”和“泥蚶血红蛋白抗菌特异性的机理研究”等多项省市级项目,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衍生多肽的泥蚶血红蛋白抗菌机制研究”、浙江省科技厅项目“羊栖菜多糖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免疫活性研究”等多个研究项目。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Biomolecular Structure and Dyna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曾获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已指导毕业硕士生1名,目前指导硕士生3名;指导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一等奖和省一等奖各1项,二、三等奖多项。


何琳:1984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贝类养殖生态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宁波市科技富民项目及多个横向课题。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农业部重大专项“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长期担任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两次获得省级“优秀特派员”称号,并作为省科技特派员团队骨干成员,在三门县开展多年的科技服务工作,业绩突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10余篇;已获授权专利5项;参与制定地方标准4项、专著2部。


团队成员:共25



林志华、薛清刚、包永波、董迎辉、焦海峰

陈彩芳、王素芳、何琳、柳敏海、孙长森、彭志兰、姚韩韩

吕丽媛、刘圣、查珊洁、戴文芳、刘优利、刘宏星、杨建、郑侠飞

何京、周婷婷、郑圆圆、徐洪强、赵晨曦


该团队现有专职教师25名,其中12名具有高级职称,17名具有博士学位。



·近三年主持的注意科研项目


主要从事贝类养殖生态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宁波市科技富民项目及多个横向课题。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农业部重大专项“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长期担任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两次获得省级“优秀特派员”称号,并作为省科技特派员团队骨干成员,在三门县开展多年的科技服务工作,业绩突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10余篇;已获授权专利5项;参与制定地方标准4项、专著2部。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滩涂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模式集成创新示范”(SQ2020YFD090013-02),林志华主持,2020

2022,资助经费656万元;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蛏蚶优质、抗逆种质创制和规模化制种”(2018YFD0901405),董迎辉主持,2018

2022,资助经费507万元;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贝类I84家族蛋白酶抑制因子参与抗疫病免疫的机制与功能保守性研究”(32073010),薛清刚主持,2021

2023,资助经费58万元;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缢蛏I84家族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病原应对反应与表达调控机理研究”(32002428),刘圣主持,2021

2023,资助经费24万元;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物钟调控缢蛏夜间产卵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研究”(31902393),姚韩韩主持,2020

2022,资助经费24万元;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缢蛏水通道蛋白、游离氨基酸及离子浓度调控在其广盐度耐受中的作用研究”(31802322),何琳主持,2019

2021,资助经费24万元;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文蛤类胡萝卜素代谢关键基因鉴定及其在壳色变异中的表达调控机制研究”(31772846),董迎辉主持,2018

2021,资助经费75万元;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泥蚶为模型的滩涂贝类镉解毒功能研究”(31702317),陈彩芳主持,2018

2020,资助经费25万元;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牡蛎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抵御环境胁迫中的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31672629),薛清刚主持,2017

2020,资助经费84万元;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衍生多肽的泥蚶血红蛋白抗菌机制研究”(31672678),包永波主持,2017

2020,资助经费80万元;


11.国家(农业部)“现代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岗位科学家项目(CARS-49),林志华主持,2016

2020,资助经费350万元;


12.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缢蛏高产、抗逆新品种培育”(2016C02055-9),林志华主持,2016

2020,资助经费450万元;


13.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滩涂贝类生态高效清洁养殖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2018C02G2210959),焦海峰主持,2019

2022,资助经费250万元;


14.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林志华主持,2015

2018,建设经费1283万元;


15.宁波市“泛3315计划”现代农业创新团队“海水养殖贝类重要疾病防控技术研究”创新团队项目,薛清刚主持,2019

2023,资助经费450万元。



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应用


1.文蛤“万里红”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应用


文蛤“万里红”是以江苏南通文蛤野生种群10万粒亲贝中挑选的3500粒二龄枣红壳色个体为选择基础群,采用群体选育结合家系选育技术,以枣红壳色和生长速度为选育目标,经连续5代选育而获得的高产、抗逆、高营养品质的文蛤新品种。“万里红”壳皮枣红色,遗传稳定;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文蛤群体相比,24月龄增产19.8-27.6%;软体部中呈鲜味氨基酸含量平均达到20.0%,不饱和脂肪酸DHAEPA含量平均25.1%,显著高于黑斑文蛤和白壳文蛤。20153月,“万里红”正式获得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新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号GS-01-007-2014

文蛤“万里红”新品种已扩繁优质苗种15亿余粒,在浙江、江苏多地推广养殖面积累计14000多亩,养殖效益显著提高。“万里红”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养殖文蛤品质、增加了养殖产量和效益,有力推动了文蛤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蛤“万里红”新品种规模化扩繁与推广养殖>


2.文蛤“万里2号”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应用


文蛤“万里2号”是以山东东营文蛤种群40 000粒亲贝中挑选2000粒二龄暗灰底色、锯齿花纹个体为选择基础群,通过群体选择技术,经过连续4代选育,获得的高产、壳色花纹典型的文蛤新品种“万里2号”。20185月,文蛤“万里2号”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新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号GS-01-012-2017。“万里2号”壳色特征稳定,暗灰底色、锯齿花纹壳色个体比例达到100%;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文蛤群体相比,2龄贝生长速度平均提高34.8%


文蛤“万里2号”已扩繁优质苗种约7亿粒,在浙江的宁波象山、宁海、温州瓯海和江苏的南通、盐城和连云港等地中试养殖面积累计6000多亩,养殖产量和效益均显著提高。

<文蛤“万里2号”新品种规模化扩繁与推广养殖>


3. 缢蛏“甬乐1号”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应用


缢蛏“甬乐1号”品种是以福建长乐种群中的大个体为育种基础群,以生长速度和耐低盐能力为目标性状,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过连续4代选育获得的生长速度快、耐低盐性强的缢蛏新品种。20208月,缢蛏“甬乐1号”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新品种审定,品种登记号GS-01-004-20202015-2020年,“甬乐1号”已在宁波甬盛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温岭市龙王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等累计扩繁优质商品苗种86亿粒,苗种中试养殖到台州的三门县和玉环县、宁波的象山县、宁海县以及江苏盐城、福建云霄,累计养殖面积逾15000亩,测量结果显示生产速度提高40%以上,养殖产量显著提高。

<缢蛏“甬乐1号”品种和对照群体8月龄生长情况比较>

<缢蛏“甬乐1号”新品种规模化扩繁与中试示范>


国家获奖与研究生获奖

<团队主要获奖>

<研究生主要获奖>


对科研、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建立了主要海产经济贝类种质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和开放共享服务网站,为业界了解东海、黄渤海区主要经济贝类种质资源现状,交流和利用活体、基因资源提供了服务平台。利用种质资源活体库材料,组织实施了毛蚶等多种贝类自然群体繁殖更新用于资源修复,累计培育出1亿余粒优质大规格苗种用于象山港东部等海域增殖放流,实施面积800多公顷。

<象山港贝类的增殖放流>

主持编撰了《泥蚶养殖生物学》(2015)、《文蛤生物学及养殖技术》(2015)专著2部,为其科研、教育工作提供了教材和参考书。通过技术轻简化实用化,到贝类主产区开展贝类新品种推广及优质苗种健康培育技术示范,累计培训渔技人员2000余人次。

<主持编撰出版的学术专著>

创新了埋栖型贝类良种选育技术,培育出文蛤“万里红”、“万里2号”新品种和缢蛏“甬乐1号”新品种,2012-2020年累计扩繁商品苗种100亿粒以上,并在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地累计推广应用20000余亩;总结凝练了重要埋栖型养殖贝类人工苗种培育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并制定了技术规范,在多家企业得以应用,实现了优质苗种标准化高效生产技术产业化,累计推广生产贝类苗种2270余亿粒,辐射养殖面积2万余公顷,应用辐射产生社会效益逾30亿元。


·部分优秀毕业生


高晓艳:生物与环境学院2013级研究生。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从事水产贝类遗传育种研究,共发表核心论文2篇,获得宁波市大学生学术节金奖和全国贝类学术会议二等奖,2018年入职上海永远幸妇科医院。


李威:生物与环境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从事黄口荔枝螺转录组数据的微卫星标记开发与分析研究,发表核心论文2篇,目前入职上海欧易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项目经理。


刘晨珊:生物与环境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从事贝类分子遗传学研究,发表SCI论文2篇,2020年入职衢州工商学校。


施鹤鸣:生物与环境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从事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与文蛤红壳色形成的关联性分析,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曾获校级“优秀研究生”,宁波学术节“学术之星”荣誉以及宁波海洋经济分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21年成功考取宁波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博士。


孟钇萍:宁波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从事肽聚糖识别蛋白基因家族在缢蛏抗菌免疫中的作用研究,发表SCI论文1篇,参与宁波学术节并获得“学术之星”的荣誉,2021年以第一名成绩成功考取宁波大学博士。



鲁佳丽:上海海洋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参与I84蛋白酶抑制因子在软体动物中分布与其宿主防御功能的研究,发表SCI论文1篇,主持浙江省生物工程一流学科学生创新计划1项;研究生期间获“第十九届贝类学会优秀墙报奖”、“宁波市学术节英文分会场银奖”、“上海海洋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2021年就职温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