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农村 电商助圆梦——2014年度“创业训练营”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取得圆满成功
作者:系统管理员文章来源:{来源}更新时间:2014-07-19点击数:85
 |
七月的宁波,35度加的高温天,当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在家吹着空调、玩着游戏、喝着冷饮、刷着微信朋友圈,可在甬城的各个大街小巷、村庄田头穿梭着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骑着三轮车,寻找急需销售的农产品,载着农民的希望,奔波在甬城各地。他们啃着白馒头,就点榨菜就能吃的津津有味;他们喝着白粥,能吃上清汤面条就算是改善伙食;他们背着一个个大瓶子从快餐店或银行大厅装的免费矿泉水;是什么,让这群本可以安逸享受清凉假期的大学生选择这样的生活,这是“生存训练”?这是“体验生活”?不,这是一群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他们是在创业训练。 38名同学,5个团队,每个团队从学校“借款” 1000元创业梦想启动金,在15天的时间里,通过项目运营的方式开展创业实践,实行自负盈亏,最终将创业所得捐给社会上有需要的人。 “创业训练营”已接近尾声,5个团队全部创业成功,期间,共计运营21个创业项目,主要是农产品的电子商务销售和线下合作销售,除此之外,各团队均增加第二甚至第三、第四项目,有服装销售、创意设计、营销策划等,还有创业训练的必须课——报纸销售。最终9651.7元创业所得,将通过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给今年以638分成绩考上大学的建德籍考生刘霜。 志同道合—梦想合伙人 天微微亮,为梦想睁开眼。 清晨五点,浙江宁波,盛夏之际,太平洋吹来暖湿的季风,其他小组还在取款机般呼呼作响的风电扇下惬意贪睡,BOSS组微信群却闪烁出了一声声温情的召唤。作息上起早贪黑的志同道合,在组员们划破天明的闹钟里声声震响。 白米一杯,红豆一把,绿豆一抓,都是简单却饱含深情的五谷杂粮,都是幸福却互相喂养的BOSS组成员。十二天的艰辛创业在飘着稻米清香的清晨里展开,一天的奔波忙碌在成员的睡眼惺忪中开启。饮食上清汤寡水的志同道合,在施跃星高超的煲粥绝技中沸腾翻滚。 领袖接班人,顾名思义,学校给予我们殷殷厚望,为的是培养大学生青年领导力,锻炼的是领袖的魄力、领导的管理能力和周密的思维能力。创业训练营,众所周知,学校寄托我们种种重任,图的是创业带来的价值,不光金钱,更甚思想和人脉、能力和见识。认知上深邃长远的志同道合,在刘丽鹏文采斐然的策划、调研报告和篇篇通讯里敲打滋生。 世界很大,人生也很长,赚钱的方式有三六九等。而我们,不会为了一己私欲去坑蒙拐骗,只想无愧于心。无论是卑微繁琐的行李搬运、饮料贩卖和零食运送,还是商务区轻松顺利的服装特卖、外贸原单和电商运作,我们都崇尚诚信和质量。精神上以善为美的志同道合,在包冰星的随时行善、拾金不昧中体现淋漓。 于你于我于他,每天都是苦乐交织、思绪翻滚的一天。近期能有序而顺利地盈利,得益于我组完善的创业策划和周详的实地调研,更得益于团结的小组付出和精准的各司其职。我们把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满满的热情和效率,每一张人民币都浸润着我们烈日下的汗水和艰辛。态度上一丝不苟的志同道合,在余梦姣井然有序的统筹协调中酝酿根深。 烈日下,骄阳似火;城建区,尘土飞扬;台风前,风起云涌……我们走街串巷、声嘶力竭;我们招摇衣物、盛情吆喝;我们避风躲雨、落荒而逃……原谅我们不懂什么叫最是沧桑起风情,只知道,凡事不遗余力,心力交瘁终将宽慰。奔波上从不言弃的志同道合,在徐嘉潞、王婷婷、吕腾和陈锦阳的汗流浃背中湿润蒸发。 每晚回来的路上,大家饥寒交迫、疲态顿生,沿途的城市灯火通明,觉得人生不过一世,觉得无论遭遇多少困难险阻都觉得是成长。 看一个人的心就能看到全世界,透过它,世界都变得更美。此时此刻,在BOSS组,志同道合是最美的形容词。 态度决定一切 卖衣服,寻找需求商的我们四处碰壁;卖报纸,历练中的我们倍感艰辛;与瓜农和农产品对接,我们都坚持平等、真诚、自信的态度。为期15天的创业训练营,或苦或累,或喜或欢,但我们仍抱着坚持的态度。 每一天的训练结束,我们都会反省我们之前做的事情,考虑我们创业的方式方法,探讨“领袖接班人”创业训练营的真正意义,自省我们是否找到正确的思路,是否端正了参加活动的态度。我们问心无愧的遵守着游戏规则,这是我们讲原则的态度;在创业训练中我们根据实地情况改变方案,这是我们认真对待活动的态度;八个人每天几乎形影不离的生活着,尽管会为了一份策划有分歧,有争执,但同一目标还是为了大家更好,这是我们相融共生,群策群力的态度。 态度是一种信仰,我们倔强、我们顽强、我们乐观、我们团结。态度源自心底,八个人的小分队由陌生到相识相知,态度始终一致,尽管碰壁,尽管短暂。失败碰到挫折,我们依然能手挽手共同前进,共同后退,这是八个人的态度。态度,是我们在面对每一天较少收益时的不沮丧,我们不害怕失败,更不会脱离群体的激情,是态度让起初陌生的八个人有了巨大的凝聚力、顽强的战斗力。 2014年7月8号那天,我们遇见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卖报纸,卖报纸中发生了很多欢快的事情,我们抱着报纸沿街各种叫卖,“全民族抗战77周年,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夺刀少年拒绝清华,选择省内高校;杭州公交车起火案锁定嫌疑人,案情新发展;12年恩怨再回首,巴西对决德国谁主沉浮”组员们的叫卖声已经把自己带入了卖报童这个角色之中,但犹如前些天卖西瓜的场景一般,只是见得人多买的人少。不时的有路人在经过时会接过组员们递过去的报纸,然而,当得知是有偿销售时又将报纸还给了我们的队员,并带着质疑的目光打量着我们的队员,队员们只能带着无奈继续沿街叫卖。队员小息期间,一位奶奶带着自己的孙儿路过我们,突然停下来,一边对着我们指指点点一边又对着自己的孙儿喃喃细语说着什么,等到奶奶和孙儿走远了,队员们才反应过来,八成是拿我们当反面教材了,而后队员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只差泪两行了。但是我们依然坚定,抱着最初的态度,嗨队印象,无法想象! 摸索与融合 刚开始的那几天,我们组经历了组员中途退出和项目临时取消等一系列的打击,特别是前两天,组员们的士气都相当低迷,我们很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更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同样的,组员间的摩擦也时有发生。我们都是各学院各组织的学生干部,平时可能也习惯了独当一面,真正要一个团队一起合作反而稍显吃力。更加容易引起摩擦的是,我们习惯了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方式,不同是不可避免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互补中渐渐的做到了互相体谅、互相融合。 有一天,在外面市场调研了一下午,顶着虽然阳光不大但是异常闷热的天气,大家都感觉到肚子咕咕的叫。尽管天气热的让人对干干的东西完全没有胃口,但当我们走过路边卖烧饼的地方,都忍不住想多停留一会,想着闻一闻味道也是好的。于是又累又饿的吃饭小分队在晚饭时间直奔去了食堂跟阿姨买了4块钱的白米饭整整6大碗然后顺便撒撒娇卖卖萌要了半跟胡萝卜和两个鸡蛋,在朋友的教师公寓炒了胡萝卜鸡蛋蛋炒饭。这是三天来大家第一天吃到香香的白米饭,尽管没有肉,但是大家同吃一锅的感觉真的很棒。在这次之后,明显感觉到组员间的关系愈发地融合了。 不论是项目还是组员间的关系,都在慢慢的走向正轨,我们组线上售卖脸萌T恤的项目在经过调研之后得到了实施,幸运的是我们和徐老师的构想不谋而合。联系到了服装生产厂家,实地考察,实物检验之后组员们一致坚定了将脸萌T作为我们的主营项目长期发展。这几天下来我们通过良好的运营微信,我们并没有建立自己的微商店只是在8个人的朋友圈内进行宣传以及带动自己的人际圈为我们自己转发。我们想到了六度人脉理论,系统的建立起朋友圈,利用文字配合图片的宣传方式,当一笔笔生意联线我们客服的时候,我们深深体会到摸索中前进的力量。我们的彷徨也被每日的利润和最后48笔的成交量给驱散。 我们都相信,15天结束后,我们收获的一定不是那笔掺杂着我们汗水与智慧的公益基金,更重要的是我们收获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如何团队协作。 团结与合作 陌生的八个人,全新的一支团队。15天创业训练,一份珍贵友情。团结凝聚一条心,为了我们的创业梦想而不断奋斗。 “我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更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要学着跳一支舞”,饱受“开肩”痛苦的许博文说。我们组来自舞蹈队的姑娘方方抓住跪在地上的许博文的双手,右腿压在许博文的背部,一次一次地向下压博文的背,在清脆的“嘎嘣”一声后,眉头紧皱、表情狰狞、全脸胀红的许博文成功被开了肩。的确是这样,不经常练舞的人身体特别僵硬,要经历开肩、开腰的痛苦才能使身体稍稍柔软。我们就是这样即使是遇见一些伤痛困难咬咬牙,大家一句加油就能挺过去。 说到精神支柱大概就是那份源自于心的团结把我们拧成一股绳。 这个网络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这个电商行业爆炸交易的时代,我们也不甘示弱建立起了我们小粥拌酱油的微商店。我们不仅仅是创业训练营时期小小的一支团队,本店的用途还是为了长期满足庞大文艺青年群体的需求,为大家提供一个不必出门就能品尝新鲜水果的平台。 各有所长,尽显才能。不同的组织锻炼出不同的能力,不同的能力团结在一起就可以变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人脉、宣传、调研、后勤、文案、实践,这些对于我们组来说都不是大事。创业的路上每个人都能“物尽其用”,发挥自己的专长,为我们的成绩添砖加瓦。如果没有团结,我们将会像一盘散沙般没有凝聚力;如果没有团结,我们就会像失去磁场的飞机般没有方向;如果没有团结,我们就不会是我们。所以感谢团结让我们这个集体变得更加美好。正是团结让我们苦中作乐,让我们乐于创新,也让我们开启了创业的新篇章! 群策群力,相融共生 8个人,来自5个不同学院,15天,我们从互不相识到相互扶持,从各执己见到群策群力,从真正体验了一回“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是团队就会有分歧的时候,特别是当一群被贴上“个性”标签的90后大学生聚集到一起,很难想象不会产生一丝“火花”,当然我们也不例外。组长葛郑毅是一位比较急性子的男生。可能是身为组长,他要承担的责任与压力相对其他人而言会多一些。有时候担心一个项目谈不下来就会非常着急,思路就容易乱,还好有其他组员一起帮他理清思路,避免决策失误;生活委员顾杭颖外号“麻花”,却是一个做事十分细心认真的女生,全队每天的账目情况都是由麻花统计,组员都觉得,有麻花在的地方就特别安心。但有“强迫症”的她凡事力求完美,这有时候也给自己和其他人带来了一些压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脾气,所以当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尽量替对方着想,听取他人的建议,取长补短,互相磨合,互相谅解。从第一天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项目策划方案,到全组成员共同前往南部商务区进行社会调查,再到大家一起去东裕社区摆摊卖衣服,以及这几天一起在舞蹈排练厅为我们最后的圆梦计划做着最后的努力••••••这一切的一切,都见证着我们团队的口号“群策群力,相融共生”。 责任,是一个很美的词 “卖报纸的时候真的碰见了很多各色各样的人,还有一些人看见我们就调笑说你们是准备卖报纸集齐学费吗?或者一直看着我们像是在看一个稀奇的风景,有些人脸上还挂着不屑的笑。那时候真的很难受,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后来晚上开会的时候徐老师让我们寻找一下创业所得的捐助对象,所以上网查找了很多资料,看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们,虽然我们卖报创业得到的资金不多,但是或许,我们还是能够帮助到其中的一个正在困难苦痛中挣扎的人的,做过了就比没有去努力要好。”第一小组的沈思佳说。 责任,是对于社会的责任,更是对自己的责任,当被路人问道为什么要出来卖报纸的时候,第二小组的余梦娇说:“想利用这样一种机会出来锻炼一下自己。” 成长与感悟 “在确定一个项目之后,如何缩短项目完成时间从而来提高效率”,这是我在创业训练营学到的第一句话。而随着每一天的创业项目进行下来,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创业的技巧,更有在这个过程中所收获的经验与教训。 卖报纸的时候碰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看我们就像是在看一个稀奇的风景,有的人回应你的答案是“我干嘛要买你的报纸?”,甚至有的人只会瞥你一眼,脸上还挂着不屑的笑。那时候心里的失落与彷徨是前所未有的,但信念告诉自己不可以就这么放弃。组员说:“经过卖报纸的体验,我以后再也不会担心被拒绝了”。 在东裕社区摆摊卖衣服,最大的感受就是磨嘴皮子。你惊讶于那些大妈阿姨的砍价水平,同时无奈于自己的说服能力。可能有时候磨合了很久,终于卖出去一件衣服,却只赚了几块钱的利润;然而,心里还是开心的,至少在自己的努力下,顾客信任你的话,相信衣服的质量,这就是一次成功。当挑战来临,微笑面对、坚强迎接;当挑战来临,群策群力,相融共生。我相信在每一次的笑容背后,会是我们为青春的喝彩,在每一滴汗水之下,也会是我们对成功的喜悦。 15天,38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来自学校各个不同组织、不同学院,却因共同的志向,共同的信念走到一起。从互不相识到彼此相知,从碍于羞涩到落落大方,从38个人用短暂的时间共同完成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梦想。当挑战来临,微笑面对、坚强迎接;当挑战来临,群策群力,相融共生。 15天的创业训练营结束了,留给我们的却不只是单纯创业的艰辛、碰壁的心酸以及失败的教训,更多的会是今后走向社会的那份坦然与自信,成熟与淡定,同时那份短暂却深厚的友谊也会成为我们大学期间珍贵的回忆。我相信在每一次的笑容背后,会是我们为青春的喝彩,在每一滴汗水之下,也会是我们对成功的喜悦。 “创业训练营”是我校青马工程的重要载体,业已连续开展7年,共培养了233名学生干部,所培养的学生大多担任历届校院各级学生组织负责人,训练营以理论学习、导师带教、实践锻炼、素质拓展等方式进行,实行完全学分制,其中理论学习为32学时,社会观察16学时,实践锻炼为32学时,共80学时。理论课以论文、策划案等方式考核,社会观察以调研报告方式考核,实践课以完成实践活动数量和质量进行考核,结业前通过导师评议、综合考察、成果鉴定等方式确定成绩,成绩合格方可结业;在结业的学员中,其中31位学员毕业后选择创业,12位学员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其余学员就业情况良好,用人单位给予较高的评价。学员中先后有陈奎余、计允斌、洪凯文、丁哲、黄杨、孙巍等六位同学连续6年当选为宁波市学生联合会主席(执行主席、驻会主席),洪凯文同学则当选为第二十二届省学联执行主席,计允斌同学则考取宁波市镇海区团区委副书记,陈奎余、黄杨同学则考取公务员,丁哲同学则在一家知名企业就业。 据悉,截止7月18日,我校本年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已开展过半,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社会反响强烈,校内外媒体报道25篇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