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播报

“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万里校友回访之十四:杨雁捷,“Becoming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作者:系统管理员文章来源:{来源}更新时间:2014-06-24点击数:179

  她,留着干练的短发,穿着大红色的裙子,脸上始终都保持着自信从容的微笑。她,站在G20青年论坛的演讲台上,在聚光灯的照耀下,用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向台下来自全球多所顶尖大学的教授和学子们讲述着她想要看到的世界和未来。她,是一个25岁的云南昆明姑娘,是浙江万里学院2011届汉语语言专业毕业生,是第一个拿到G20青年论坛“天使奖”的中国人,是第一个站在G20青年论坛上演讲的中国人,她的名字叫做杨雁捷。

  
                                弃文从商、走出国门 
    杨雁捷,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07级学生,目前就读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商业管理专业硕士(MSC Business & Management)。在校期间,她曾担任过副班长,磨痕文学社主编,天翼文学社主编及顾问,万里休闲研究会会长等职务。她曾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万里“实践之星”等荣誉称号。
    对于学校,身处异国他乡的杨雁捷对她的三位老师依旧深表感激,“有三位现当代文学的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无形中对我如今的学业也产生了影响。”其中一位是“现代文学及旅游管理”的任课老师汪广松,杨雁捷回忆那段时间她和汪老师是属于朋友知音的关系,因为老师上课讲的很多书她都读过,因此产生了共鸣。
    大二的时候,杨雁捷曾和汪老师一同参与了宁波古镇考察的活动,这让她收获很多。“我们首先从古镇的文化历史入手,然后走访的时候看到我们考察的那些古镇在当地旅游管理负责人的策划下,很好的把古镇的文化与商业毫不突兀的结合在了一起,还给古镇带了巨大的商业发展。”杨雁捷说。正是看到了宁波大大小小古镇与商业文化恰到好处的融合,以及伴随着汪广松老师的点拨,杨雁捷越发的对商业文化产生了兴趣。
    考察活动一结束,杨雁捷就开始阅读大量的旅游商业管理的书籍,有不懂的她就马上跑去找汪广松老师探讨。渐渐地,杨雁捷产生了要去英国学习更为先进的旅游商业管理知识的心思。“对旅游管理的学习和对商业的兴趣正是我来到英国学商科的原因之一。”如今,虽然有着7个多小时的时差,但杨雁捷与汪老师始终保持着邮件等各种形式的联系。
    而另一位对杨雁捷来说亦师亦友的是范志强老师。“我们时常交流对生活以及文学历史的想法。当我因为周围人都踊跃地报考各种证书迷茫的时候,他一直鼓励我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因为外界因素而放弃自己的梦想。”范老师的鼓励和支持,让杨雁捷更加坚定的选择去英国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作为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王彩萍老师的教学风格和学识,让杨雁捷至今依旧十分怀念这位温和有才气的老师。
    当然,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申请商科并不是件易事,但杨雁捷却很坚定自己的选择。从云南昆明来到东部沿海城市宁波,杨雁捷一早就知道自己与商业分不开,“当初选择了宁波这个城市,在这里读大学势必与浙江这个商业发达的社会密不可分了,四年的生活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里的商业,后面在学习经历中发现商业是可以帮助文化发展的,就决定了要学习商科的知识。把我最喜爱的两样东西放在一起,简直不能再好了。”杨雁捷说到。
    杨雁捷在英国的深造并不是一帆风顺,她在正式入学就读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前曾收到利物浦大学offer和奖学金,但当她到英国后,读语言课期间她发现思克莱德商学院有自己更喜欢的专业,于是她又重新申请了思克莱德的课程。当拿到offer后,她又没有直接入读,而是申请了又一年的“间隔年”(Gap Year),她回到自己的家乡云南昆明组织了一次“绿色昆明”的环保活动。杨雁捷很清楚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并且坚定地走下去,也正是因为有这一年的Gap Year,让她投入到了环保事业,并且成功的申请到了6000镑的“未来女性领导人”奖学金。“英国的奖学金并不多,硕士奖学金更是很少,所以非常荣幸。”杨雁捷说。



                       投身环保,站上G20 Youth Forum的演讲台
    谈及万里学院和宁波对杨雁捷的影响,她坦然地说:“是学校和宁波这座城市改变了我对商业的认识,它们启发了我的商业意识,这促成了我来到英国学习商科,也因此有了参加G20的机会。”
    大学期间杨雁捷就曾参与到很多旅游、环保等社会活动,这也为她走向G20青年论坛开启了不一样的道路。在杨雁捷Gap Year这一年时间里,她并没有闲着,而是积极发起并组织各类环保活动,其中包括2013年昆明两次比较著名大型的环保活动。
    连续5个月的环保宣传与保护活动,让杨雁捷在昆明所发起的环保行动影响力越来越大,并且得到了昆明市市长李文荣的关注。“当我们的环保行为被政府和社会大众所认可时,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杨雁捷说。这一年杨雁捷才刚毕业两年,也因为这个她最终站上了G20的演讲台,“环保事业是G20最看重的,我知道老外想要看到的成绩是什么。”
    问及有无自己所秉持的环保理念时,杨雁捷坦诚地说:“我没有特别的环保理念,只是希望未来还能以家乡的蓝天白云而自豪。我相信,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我们有责任通过合法理智的行动争取自身权益。” 
    2014年G20青年论坛于5月7日至11日在德国加米施举行,在英国留学的杨雁捷代表英国代表团参加了峰会并发表演讲,同时,这个年仅25岁的昆明女孩还获得由组委会颁发的“天使奖”(The Silver Angle Award),成了首位获得“天使奖”的中国人。论坛组委会认为,杨雁捷对环保事业做出的诸多努力,使得相关事情有所改变,所以给她颁发了这个奖项。
    杨雁捷能够成为G20青年论坛英国代表团教育大臣和发言人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当她入读思克莱德大学后她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如MBM专业的学生代表选举,并成为MBM专业学生代表。此后,她还参加了全校的学生代表大会,和校长提建议开设中文官方微博,并引用了思克莱德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合作的案例,强调开设中文微博的必要性。“校长非常高兴,不久后就指派了学校主要负责人与我接洽,在于负责人开会中我们还谈到统一中文译名,开设中国办公室等。”正是杨雁捷的大力推动,思克莱德大学的微博和中文命名均在她入学后的第一学期便实现了。
    此外,杨雁捷还还参加了苏格兰九校春晚、孔子学院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春节晚会等志愿者工作。在英国,G20组委会有系统的流程,学生有权利直接向组委会提交参与论坛的申请。于是,杨雁捷凭借着自身丰富的环保公益活动经历和社团实践经历,根据要求提交了相关材料后便得到了组委会的认可。幸运的是,会前杨雁捷收到了组委会的邀请作为开幕式的演讲嘉宾,这与她此前所做过的环保活动及其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开幕式上,杨雁捷以大会主题“我想看到的改变”发表了演讲,从2013年昆明的环保活动中看到“互联网改变中国”,“文明的青年创造更文明的国家”。
    作为中国人,在G20青年论坛上当然也会遇到中国代表团,杨雁捷也于来自国内的很多高校学生代表以及老师代表进行交流,探讨环保、教育等各类国际化问题。如今,即将完成学业的杨雁捷很荣幸地接到了G20组委会的邀请,希望她加入组委会。但是杨雁捷有着自己的计划,她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我有自己的两个商业计划,其中一个恰好是浙江、江苏省合办的全英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希望能通过这个比赛实现我的想法。”
    虽然未来不可预测,但是杨雁捷始终充满自信地、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用行动践行着她演讲的主题“实现你想看到的世界”。



》》》本系列更多报道请点击http://news.zwu.edu.cn/search.asp?key=%A1%B0%C8%C3%C7%E0%B4%BA%BB%C0%B7%A2%B3%F6%D1%A4%C0%F6%B5%C4%B9%E2%B2%CA%A1%B1&ckey=title&D1=%23%23&D2=%23%23&x=27&y=10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