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评审结果,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孙叶飞老师获《思想道德与法治》一等奖,这也是浙江本科院校首次在该赛事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获此殊荣。
难度超大的国赛
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是目前思政课教学比赛中规格最高、参赛面最广、选手水平最高的活动。大赛历时半年之久,涵盖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的10门思政课必修课,600名思政课教师经过层层选拔,从全国高校近11万多名思政课教师中脱颖而出,入围国赛。经过专家评审,又从中选出120名教师参加现场决赛。比赛设专题教案及配套PPT、无人像说课视频以及即兴讲解(提前半小时抽题)三个环节,对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临场应变等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要在这场比赛中胜出,备赛过程可想而知多么辛苦。
在这场教学竞赛中,全国思政理论课教学能手、全省最受喜爱的优秀思政课教师,多次获得全省思政课教学特等奖、一等奖,全省教学创新竞赛二等奖……拿奖拿到“手软”的孙叶飞再次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将万里特色思政课教学展示得淋漓尽致。而在这背后,是孙叶飞及万里思政课教学团队十几年的教学积淀。
她是学生眼中的“掌灯人”
“她把课上活了!”听过孙叶飞讲课的学生都这样感叹。自2006年她来到万里,这15年间,孙叶飞的课已经在无数万里学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我们教学的中心一直都是我们的同学。”孙叶飞说。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思政理论课,往前承接着中小学的思政课学习,往后要帮助大学生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孙叶飞给出了答案。她借助教学平台,为同学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开展丰富的课程实践活动:建党百年,青春领航问初心——同学们在身边的优秀党员访谈中感受理想信念的真实力量;在全国青少年模拟提案活动中,同学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新闻201班的杨冉说:“当我们亲自去采访了优秀党员后,那种震撼是书本上的字句绝对无法让我们获得的。我们真正走进了那段红色岁月,也真正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同时我们也更加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要把思政课上得学生都爱听
孙叶飞只是我校思政课教学团队多年探索结硕果的一个缩影。在思政课教学中,孙叶飞与思政教学团队始终坚持以“知行合一”为导向,将“主体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三课堂充分融合,立足理论学习,推动思政课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学校每年举办两次思政课集体备课大会,校党委相关领导全程参加,与思政课教师团队共同研讨。学校领导班子站上讲台讲授思政课,开学第一讲、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场场爆满,广受好评。正是立足于全校大思政格局,近年来,学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生活思政同向同行,互嵌融合,团队共进,全校思政育人氛围浓郁。
理论课上思想的流动、研讨课上精彩的演绎、实践课上深入的践行、网络课上突破时空的学习、重回理论课中的答疑解惑……多样的思政课堂让学生感到新奇,更愿意主动了解知识,更喜欢上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