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红,万里红
“还好有志愿者放弃国庆长假,冒着高温酷暑每天服务超万人的游客,他们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精神,真的值得很多人学习!”俞塘村第一书记张健民说。
黄冬梅、吴倩倩、夏晶晶、王紫薇是我校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181-182班的学生,也是同一个寝室的室友。当别人在享受自由的国庆假期时,她们与其他十余名万里学子一起成为了东钱湖网红村的志愿者。
国庆节假日期间,城杨村、洋山村、俞塘村三个东钱湖网红村的游客人数暴增,出现各个时间节点“爆流”的现象。万里志愿者们六天连轴转,帮助村企合作运营团队做好游客扫码登记、秩序维护等服务工作。七点起床,晚上将近十点回宿舍,平均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连续六天的志愿服务,四人承受了高强度的工作和压力。“在那边我们就像个小陀螺,一直不停地转,这边度过了高峰期就去另外一个村,几个村轮流走,每天步数基本在15000以上。”黄冬梅笑着说,“回来就是倒头就睡,完全没心思玩别的。”
因为是和同寝室的好朋友一起工作,她们的志愿工作开展得格外顺利。“我们一起工作,非常默契配合得当。”黄冬梅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无论碰到什么问题,我们都会随时讨论,分享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对于四人来说,参加志愿活动不仅是为了锻炼自己,更是为了给母校增光添彩,向大家展现万里学子的优良素质。“我们希望在大学的最后一年里面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给万里添砖加瓦。”吴倩倩说。
见证乡村蝶变
能参与这次活动,四位志愿者都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觉得充满了巧合:服务的三个村落都曾是她们三年前参与低保入户调查时调研过的村落。时至今日,当年村落的贫困气象现在已经革新,摇身一变成为火爆的旅游艺术村,这使志愿者们感到意外又惊喜。
三个村落因地制宜,推出了野营烧烤、星空篝火音乐会、溪上游玩等网红游乐项目,受到游客热捧。这些让志愿者们感受到了乡村经济的活力,“村里有了宽敞的柏油路、漂亮的砖瓦房、整齐划一的围墙、干净整洁的街道,村间巷道绿化得很漂亮,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路灯、公共厕所、垃圾集中投放箱等公共设施也很健全。”吴倩倩感慨道。
因为与自身专业的契合,她们对乡村基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更加敏锐的嗅觉,所以也更想通过此类社会实践的机会切实地感受“中国速度”。
据统计,三个村落在国庆五天内接待了15万左右的游客,预计收益在150万元左右。四位志愿者自豪于这些傲人的数据,同时也对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赋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她们立志于以自己的专业能力为乡村振兴赋能,不仅要成为东钱湖乡村旅游的一抹“志愿红”,更要成为中国乡村的一抹“致富红”。
乡村振兴,有你有我
四位志愿者有这么高的工作热情和思想觉悟并不是偶然,这得益于我校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的运用,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平台。低保入户调查,就是我校的实践性课程之一。
同样,我校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从未停下脚步。与鄞州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发挥学校在生物种业、水产养殖、果蔬栽培、智慧物流、数字化乡村、文创设计、农旅规划、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人才优势,为鄞州区在建设区域农村农业现代化先行区、打造乡村振兴的“鄞州样板”提供科技助力。“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浙江省推行以来,我校累计派出200余人次担任科技特派员,紧密对接宁波所辖鄞州、北仑、镇海、宁海、余姚、慈溪等区县和台州市三门县、衢州市开化县、丽水市青田县和松阳县、温州市永嘉县等市县下辖30多个乡镇100多个村,发挥他们在水产良种繁育、生态养殖、经济作物新品种推广、畜禽养殖技术专项改良、农产品加工、电商创业、乡村规划等方面的专业优势,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开设培训班、发放技术手册以及通过线上指导等方式,为当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为他们点亮科技之光。依托专业优势和党建优势,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建立“乡村振兴实习实践基地”培养优秀乡村振兴人才;参与“浙江(奉化)乡村振兴助力团”,共同打造滕头青年文化创意园区;组建“艺术乡建”志愿服务队,深入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棠溪村,发挥专业特长,挖掘历史文脉,以“艺术乡建”思维理念优化棠溪乡村旅游产品,打造“艺术棠溪”品牌形象,以艺术的力量助推乡村振兴。
更有不少学生毕业后扎根农村,创业在农村,涌现了姚春梅、叶成龙、柳海涛、吕自祥、秦鹤鸣等创业典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2021年度浙江省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带头人“青牛奖”获得者姚春梅,从我校国际贸易物流专业毕业后一头扎进陌生的农业领域,在当“新农民”的10余年里,她被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首批中国林业乡土专家等称号,她引领农户探索智慧农业的模式。2020年10月,叶成龙和他的团队初次来到城杨村,参与“艺术振兴乡村”行动,投资120万元,建成了“益马当鲜智慧农业赋能基地”(共享农场),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以及自身媒体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村企融合”模式,参与艺术振兴乡村以来,叶成龙团队为村民销售各类农副产品100万余元,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预计全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超30万元。
组建“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乡镇、田间地头开展乡村振兴专项实践活动,通过调研走访、支教宣讲、网络推介等方式,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万里学子从见证乡村“蝶变”到参与乡村“改变”,直至成为乡村巨变的受益者,这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通往美丽乡村梦想的道路一定会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