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由赖声川导演的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在台湾首次公演,引起岛内轰动,这样的经典之作也被浙江万里学院红与黑话剧社的同学们搬进了校园,带给了同学们。十三个演员,一台经典话剧,一个有着一百五十余人非专业的学生话剧社,却在校园里掀起了话剧热潮。
从9月中旬敲定剧本,9月27日第一次排练,到10月20日的第一次校园公演,再到11月21日即将在海曙区月湖盛园的公演,红与黑话剧社大四临近毕业的同学们用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拿出一场“毕业大戏”送给了同学们,也送给了自己。
近年来,一些受到学生热捧且耳熟能详的话剧,都在社团同学们的努力下搬上学校舞台,《恋爱的犀牛》、《少年维特之死》、《基督山伯爵》、《你好,打劫》等不尽其数,而五到二十分钟的短剧以每学年十余部的频率出现在学校大大小小的各种晚会上。此外,红与黑话剧社每年都会推出年度大戏,自2005年成立至今从不间断,年年“爆满”的观众席,也让这个由学生自发组建的话剧社团积累了众多“粉丝”。谈到话剧为何与同学如此“有缘”,自高中起就接触话剧的现任社长阮康妮笑说:“这都是同学们的‘真爱’。”红与黑话剧社之所以能长久地保持活力,最重要的原因则是拥有一大批热爱话剧,充满激情的同学们,他们主动地走进话剧,积极地研究话剧。
而学校不足100平米的排练厅就是话剧社的同学们“根据地”。有时候为了新剧的演出,学生们需要连续几天甚至几周的排练,清晨六点出晨功,晚上十一点抢在门禁前回寝室的情景几乎是红与黑话剧社每位同学的“必修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以前都是听了就过去了,只有亲身体会过后才知道这味道。”在《暗恋桃花源》中饰演袁老板的朱延丰同学笑说。在阮康妮看来,虽然同学们的表演都是零基础,有的同学舞台经验也不足,但这些都不会使表演逊色,阮康妮说:“大家都愿意下功夫去思考和琢磨,把握剧本情节、不断揣摩人物性格这就使得他们的表演很有生命力,也能抓人眼球。”
“用心做好话剧,让更多的人能喜欢话剧,感受话剧的美,更重要的是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实现我们的梦想”这是红与黑话剧社所有同学们的心声,社团“王牌演员”季泽平说。
社团是方小小的天地,同学们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吹拉弹唱、轻歌曼舞,笔走龙蛇、妙语连珠,他们用最真挚热情的青春,同心同德,逐梦而行;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为我校社团事业的发展贡献着青春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