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学校举办“传承与发展:现代农业与生命健康学科培优筑峰研讨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现代化发展部署,凝聚校友及业内知名专家的行业经验、资源优势,共同探讨现代农业与生命健康学科的战略方向与实施路径。校长林志华,副校长葛楚天、余丹出席,副校长徐立清主持研讨会。
研讨会特邀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社建委副主任委员王剑侯,温州肯恩大学党委书记王北铰,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朱德峰,香港浸会大学教授夏亦荠、南京大学教授杨永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徐明良、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徐国华、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刘保申、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深圳农业基因组学研究所研究员陶永富、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毓洪等十余位杰出校友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共同谋划学校创新发展路径,为现代农业与生命健康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把脉定向。
会上,林志华致欢迎辞。他回顾了学校70余年“强农兴农”的办学历程,并讲到学校始终恪守三农育人初心,立足长三角区域优势,构建学科-平台-团队三位一体发展格局。近年来,依托产教融合平台的协同创新优势,在水产、果树、花卉方向培育出多个优异种质资源。当前正以升格大学和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工作为契机,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学科高峰。
会议现场举行了隆重的专家聘任仪式,聘请杨永华为校长顾问,聘请夏亦荠、朱德峰、徐国华、刘保申和王毓洪5位专家学者为现代农学院特聘教授。新聘学者专家将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实践指导及科研合作,助力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为现代农业与生命健康学科发展注入鲜活力量。
会上葛楚天介绍了回龙校区未来发展规划,重点聚焦学科建设、人才引育、科研平台优化及办学空间拓展,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现代农业教育科研基地。
在校友建议环节,涉农领域的杰出校友们围绕学科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与会校友们一致认为,高水平人才引进和科研团队打造是实现学院发展目标的关键环节。在人才培养方面,校友们建议学院着重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强化实践教学双向互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以培养具备理论素养、熟悉产业实际的复合型人才。对于科技创新,校友们建议组建以优秀学者为核心的攻关团队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与扎根一线的踏实人才培养相结合,以实现科技创新工作的双轮驱动。在校地合作方面,校友们充分认可学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优良传统,建议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特别是在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应该依托高水平科研团队持续攻关,谋求重大科技突破。整场交流会场既流露出校友们对人才梯队建设的深邃思考,更饱含着他们对母校发展的深厚情感与美好期愿。
学校将充分吸纳校友们的建议,以创新为驱动,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办学质量。面向未来,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携手校友与社会力量,共同谱写现代农业与生命健康学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校友会顾问陈建荣,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校地合作处、现代农学院相关负责人参会。